供给端:山东地炼开工率已降至历史低点,主营炼厂或将进入检修季,石油焦供应偏紧张
石油焦存在进口需求,国内厂商主要为“三桶油”及“地炼”。据百川盈孚,2024年国内石油焦产量约3211万吨,进口量约1340万吨,表观消费量约4532万吨,存在进口需求。国内石油焦生产商主要为“三桶油”及“地炼”,据百川盈孚统计,2024年国内石油焦产量中,三桶油的产量占比约为60%,地方炼厂的产量占比约为40%。
国内供应方面:受部分延迟焦化装置停产、检修,以及开工率下滑影响,2025年以来国内石油焦产量有所下滑
据百川盈孚数据,截至2025年2月7日,国内石油焦周度产量降至54.3万吨,环比-3.9%,同比-11.9%。具体而言:
(1)地方炼厂:受成品油需求平淡,及美国制裁俄油、伊油影响,地方炼厂开工率持续走低,山东地炼开工率已降至历史低位。
延迟焦化装置运行方面,据百川盈孚数据,2025年1月国内新增4家地方炼厂停产检修(1家停产、3家检修),影响延迟焦化装置产能为370万吨/年,若按25%出焦率计算,影响石油焦产能92.5万吨/年。截至2025年2月9号,国内共有14家炼厂延迟焦化装置处于停产检修状态(6家停产、8家检修,均为地方炼厂),影响延迟焦化装置产能为1220万吨/年。此外,2025年3月至7月国内仍有4家地方炼厂计划陆续开始检修,合计焦化装置规模330万吨/年,若按25%出焦率计算,影响石油焦产能82.5万吨/年。
2024年我国高硫焦(4号焦、5号焦)产量占比超60%。据百川盈孚石油焦周报数据,低硫焦到港量明显降低,2025年2月我国进口海绵焦多为高硫海绵焦,中低硫海绵焦货源依旧紧张,且多数已经预售,市场现货流通数量预计有限。伴随下游企业对低硫石油焦需求的增加,预计2025年低硫石油焦供应仍偏紧,对石油焦价格形成支撑。
我国原油供应稳定,“双碳”背景下,中石油、中海油企业焦化率仍难提升,低硫焦供应或将继续保持低位。海外由于原油硫分高,石油焦以中高硫为主,低硫焦产量有限,未来低硫焦供应难有增量。
2)与此同时,供给端2025年国内本就无计划新增延迟焦化装置,叠加由于燃料油关税/退税调整等引发刚性减产,石油焦供不应求格局前置。我们判断,供需格局扭转下,石油焦及预焙阳极等产业链品种价格有望持续上行,并有可能再次改变电解铝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供需格局。石油焦涨价加速进行中。本轮石油焦价格持续上涨自24年9月开启,且呈现低硫焦领涨的特点。24年9月至今,1#、2#、3#、4-5#石油焦分别涨幅134%、119%、77%、58%。近一个月内,石油焦涨价呈加速迹象,1#、2#、3#、4-5#石油焦环比1月分别涨幅54%、49%、41%、37%。
石油焦需求结构重塑,泛新能源占比突破15%。近年来预焙阳极在石油焦下游需求中的占比年年在下降,2024年国内石油焦需求结构中预焙阳极领域占55%(2020年60%)。与此同时,新能源领域发展迅速,锂电负极在石油焦总需求中占8%,我们预计2026年这一比例会提升至11%,若计入硅对石油焦的消耗,泛新能源领域占比已经达16%;2026年泛新能源领域占比则预计进一步升至21%。锂电负极和光伏的迅速增加是驱动石油焦需求迅速增加的重要动力。
供给大面积关停,刚性减产。2025年1月1日起,我国对燃料油进口关税税率和税目进行了调整,提高燃料油进口关税,并改变退税政策。新税收政策导致炼油厂亏损加剧,地炼厂负荷降至近五年新低,其中山东地炼厂跌幅居首。2025年国内本就无计划新增延迟焦化装置,叠加现有产能关停,预计石油焦未来两年内都将呈现供不应求局面。
下修石油焦供应量,供不应求重现。考虑到上述工厂关停对产量的影响,我们下修2025年国内产量预测,预计全年石油焦供应量4521万吨,同比-1%。需求方面,在预焙阳极、负极、硅料的拉动下,预计全年需求量4608万吨,同比+2%。石油焦再次进入供不应求周期,我们预计25-26年石油焦供需缺口分别为87/66万吨。
在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调整的今天,石油焦作为一种重要的碳素材料,正以其独特的能源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,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作为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,石油焦不仅在传统领域如电解铝、钢铁冶炼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,更在新兴领域如石墨电极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。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全球经济的复苏,石油焦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其市场增长潜力不容小觑。
近年来,全球石油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,预计到2031年,市场销售额将达到317.1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(CAGR)将达到5.7%。这一明显地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驱动:
经济复苏与工业化进程加速: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,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对石油焦的需求不断增加。
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拓展: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增加,石油焦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重要原料,其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环保政策的推动: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,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有关政策,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利用方式,这为石油焦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在全球石油焦市场中,主要参与者包括埃克森美孚、壳牌、BP、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等国际大型石油公司,以及众多专注于石油焦加工和应用的中小型企业。这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、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等方式,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,推动石油焦市场的发展。
市场占有率: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在石油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,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。然而,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中小型企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。
技术创新:为了更好的提高石油焦的质量和附加值,主要参与者不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。例如,通过改进石油炼制工艺,提高石油焦的碳含量和纯度;开发新型石油焦加工技术,实现石油焦的高值化利用。
市场拓展:主要参与者积极拓展新兴市场,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市场。通过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,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,满足市场需求。
北美市场:北美地区是全球石油焦的主要生产地之一,拥有完善的石油炼制和加工产业链。随着页岩气革命的推进和新能源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北美石油焦市场将迎来更多增长机遇。
欧洲市场:欧洲地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比较高,石油焦市场受到严格监管。然而,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增加和石墨电极等高端应用领域的发展,欧洲石油焦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。
亚洲市场: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焦消费市场之一,特别是中国、印度等国家,对石油焦的需求量巨大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新能源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亚洲石油焦市场将持续增长。
其他地区:中东、非洲等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,但石油炼制和加工产业链相对不完善。未来,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,石油焦市场将逐渐崛起。
综上所述,石油焦市场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。随技术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市场的不断拓展,石油焦的应用领域将更广泛,市场价值将逐步提升。然而,石油焦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,如环保政策的限制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主要参与者需要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技术创新;加强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;热情参加国际合作和竞争,提升自身竞争力。
在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下,石油焦行业将更看重环保和资源的高效利用。通过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,降低能耗和排放;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;热情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项目,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。
展望未来,石油焦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。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石油焦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;随着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慢慢的提升,石油焦的应用领域将更广泛;随着国际合作的慢慢地增加和市场的不断拓展,石油焦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特点。同时,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,石油焦市场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,需要各方一起努力,推动行业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